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动态 > 详情

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和职场心态

发布时间:2025-08-19 09:38:16

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烦恼:明明工作也很忙,但效率就是不高。同样的工作时间,为什么自己总是效率低?其实,这是工作方法和心态出了问题。

一、高效的工作方式是专注目标,有所计划,用好工具。

先举个例子:

效率低下的人做事———疯狂地找数据,最后可能数据有了,然而PPT没有来得及做完,或者质量不高:一般人的做法———找人帮自己一起找数据;工作效率高的人是———会根据老板此次交办的目的,判断这些数据在其中的作用大小:如果作用不大,那么就把时间花在完善重要页数、而不是找数据上,如果很关键,那么就找其他人帮忙,或者找一些替代数据。

这三类人之间的差距,其实就是任务导向与目标导向的差距。

高潜力的人才是有共性的,具备这些共性的人,几乎做什么都能做好,而不具备的,几乎做任何工作都会障碍重重。这其中,有一项共性就是——结果驱动。

那些高产出的人,未必动作更快,而是更善于判断,什么事情对结果是最有效的,然后,用尽一切办法保证结果达成,而不是死守着原有的工作任务。

实际上,结果驱动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习惯,更是一种思维方式。

二、统筹式工作

很多人在工作时,除了要面对职场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累,还要应付领导随时安排的任务。于是,在职场上,我们往往能看到,有些人整天风风火火、急得上蹿下跳、各种任务来回切换,但产出并不高。

而另一类人,他们做事专注、条理清晰、看起来很淡定,但最后,多困难的事儿都默默搞定了。

两者的差别就在于,第一类人总是应激式工作。他们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,不是规划当天的工作,而是来一件事干一件事。他们并不是特别主动的去做,而是等,等别人催他,谁催就先干谁的事。到了下班时间,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,而没做完的,可能又是最重要的,明天又会被催。最后,陷入一个低效忙碌的死循环。

高效的,真正的统筹式工作,有几个特征:

1、有计划地工作

为了避免自己一天忙得昏天黑地,在早上刚到办公室,头脑清醒的时候,先梳理一下今天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,然后根据重要性(重要vs不重要 )、紧迫性(紧急vs不紧急)划分出4个象限,将待办事项依次放入4个象限,就可以清晰判断出,当天有哪些紧急而重要的事情,然后给出最大限度的时间来安排。

这样做是因为,我们大部分的工作并不创造价值,只有很少的工作会创造极大的价值。

对我们的时间真正构成威胁的,并不简简单单是哪些我们知道是错误的事情的干扰。相反,真正的威胁是那些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努力工作,但最终并不能改变现状的事情。

记住!大部分人在80%的时间里都是做无用功,根本原因就是没搞清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。

2、学会使用计划表

首先,我们要先做出月计划,让你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任务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,在此基础上,确定每天应该集中精力完成的任务。

第一步:立目标。从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的任务中,选出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并将其写下来;

第二步:重要度检查。写出要完成上述任务最重要的理由。什么理由都可以,请直面自己的内心;

第三步:具象想象。将第一步中的目标转换成更加具体的、更容易被记住的内容。这个步骤是为了让问题更加具体。如果目标一直是抽象的,你就无法理解目标,也就没有干劲。拥有具象目的员工,注意力会集中起来,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了;

第四步:反向规划。在这一步中,需要设定在完成最终目标前需要完成的子目标和完成子目标的日期。要注意的是,不是以通常的从现在到未来的方式设定目标,而是从最终目标开始倒推,设定短期目标。

如果,用从现在到未来的方式设定子目标,我们就会感觉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远,从而失去干劲。以终为始,从未来开始倒推设定子目标的话,野兽就会有一种回报近在眼前的错觉,会更有动力。

第五步:每日任务设定。请从“反向规划”设定的子目标中选出离最终目标的截止日期最远的子目标,思考要完成这个子目标,每天需要完成什么任务。

以上,是月计划表的填写方法。这张表并不是填一次就可以了,我们需要根据项目的情况定期修改。其中修改最多的是“每日任务设定”。

三、善用工具

工作中的大部分事情,并不是一次性的,而是持续的,那么就可以在第一次做的时候,搭好框架。

比如,每周要做的数据分析,这个事情是重复性的,所以高效的做法是:建一张excel表格,把固定需要分析的参数都做好公式,每周只需要把导出来的源数据贴进去,刷新之后参数就出来,然后只需要看参数来得出结论。

四、学会人、事分离

即使我们做好工作规划,在执行中,我们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一样会感到内卷严重、压力大。可一旦陷入与人“纠缠”不清,那种心累,难以言表。所以,在做工作规划前,调整好心态是基础。

首先,在职场,对事不对人,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。只有摆脱无意义的关系内耗,专注做自己的事,才是打工人的明智选择。

     其次,一定做到有效沟通,拒绝内耗。很多时候,积极有效的沟通,才是破解职场内耗的秘诀。

     最后,少关注别人,多关注自己。与人交往,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要干什么、想什么。至于,别人怎么评价你,那是别人的事。别人业绩如何,和你并无关系,怎么提升自己,才是你要考虑的。别人刁难你、孤立你,那是他品行有失,而你怎么突出重围,是你的本事。工作中,精进自我,增长本领,远比每天盯着别人的举动,有用得多。